而且物流市场涉及到一些行业(如铁路、航空、水运、公路运输等。)由国有(或国有控股)企业经营,部分行业的经营体制也处于体制转型时期。政府在区域现代物流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。政府应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发挥“助推器”的作用。
政府是创造物流业发展环境、维护市场秩序的宏观管理者,政府的分配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“路标”和动力。就我国而言,市场经济体制还很完善,企业的经营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思维,政企分开、交通行业垄断、区域保护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。同时,由于东方企业文化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,物流企业的发展仍然过于依赖政府提供优惠政策。
1.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。在资金、土地、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。加快道路、水路、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,建立集运输、仓储、配送、信息、展示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。建立区域性、综合性、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。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、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、金融结算中心在内的公共网络服务平台。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、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,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。
2.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。根据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和规律,要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行为,加强对不当行政干预和违规经营行为的限制,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。要在体制、机制、政策、法律等领域理性、现实地关注,结合国家和地区条件,借鉴经验,战略规划,灵活实施。建立长三角地区统一综合协调机制,实施长三角现代物流一体化战略。为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发展环境(包括统一的产业政策、市场管理法规、两省一市的合作工作机制等。),培育现代物流企业产业政策,提供政策法规保障,为区域现代物流发展和物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。加强物流企业服务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化。
3.制定物流发展规划。要在采购、生产和流通领域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,加强基础设施建设